一、空气气流组织的基本概念
1、送风射流:
空气从孔口吹出,在空间形成一股气流称为送风射流。
研究内容:在一定的出风口面积、形式和出风速度条件下,研究气流速度和温度的沿程变化。
目的:根据射流规律,合理布置送风口的数量和位置,保证人活动区或者某个特定区域内的空气的温度、速度、洁净度等参数满足要求。
2、回风汇流:
在室内的气流流场中,回风口汇流的影响范围很小,影响室内气流运动规律和室内空气参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送风射流。
根据汇流规律,合理布置回风口的数量和位置,使其与送风口相配合,以保证室内气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,不出现“死角或短路”现象。
因此合理选择送风口的形式和数量、以及布置位置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
(一)上送下回气流分布
(a)侧送侧回
(b)散流器送风
(c)孔板送风
(1)上侧送风
特点:
工作区为回流区
侧送贴附射流宜贴附吊顶以便延长射流距离
适用跨度有限,高度不太低的空间,如客房、办公室。
常用百叶风口
(2)散流器吊顶送风
特点:
工作区为回流区,回风可下可上
散流器平送,均能形成贴附射流,对室内高度较低的空调区,既能满足使用要求,又比较美观。
常用风口:方/圆形散流器(贴附型)
(3)喷口送风
特点
通常同侧回风,人活动区区在回流区
喷口出流速度高,气流射程长,与室内空气强烈掺混,能在室内形成较大的回流区,达到布置少量风口即可满足气流均布的要求。
适用于高大空间,如影剧院、体育场馆
(二)上送上回
(a)单侧上送上回
(b)异侧上送上回
(c)散流器上送上回
(三)下送上回
(a)地板下送
(b)末端装置下送
(c)置换通风下送上回
(四)中送
可采用上下回风或下回(不管上部空间)
适用于高大空间,如高大中庭、高大厂房
(a)双侧中部送风、双侧下部回风
(b)中部送风、下部回风、顶部排风
(五)回风口和回风形式
回风口布置原则:
宜布置在回流区,位置、形状影响不大
不应布置在射流区,防止短路 。
有集中负荷处要尽量把回风口布置在负荷处
回风组织形式:
走廊回风
管道回风
吊顶回风(不建议,把吊顶内灰尘带进空调送风系统影响室内空气品质)
三、风口的型号
1、管道式布风口
管道式布风口是集送风管道、静压箱、保温材料、风口和风阀等功能为一体的气流分布装置。适用于用于轻钢结构建筑、旧建筑改造、餐厅、游泳馆、体育馆、展厅等高大空间及改造项目。有FabFlow织物气流、NozzFlow喷口气流、PerfoFlow多孔气流、MeshFlow网条气流、SonicFlow排孔气流、OriFlow大孔气流7种送风模式。
(1)管道式布风口FabFlow织物气流出风
空气从可渗透织物表面渗透出来。空气由热动力驱动,可以避免送风区域产生风感,从而带来高水准的舒适感。
(2)管道式布风口NozzFlow喷口气流出风
将空气通过管道上一排或几排喷口喷射出来,形成具有非常稳定的方向性的气流。喷口沿整个管长均匀分布空气,确保高水准舒适度。
(3)管道式布风口PerfoFlow多孔气流出风
空气从管道圆周表面上分散着的众多的小孔中流出,从而使得出口风速较低。
(4)管道式布风口MeshFlow网条气流出风